QR Code 0
QR Code 1
QR Code 2
QR Code 3
返回顶部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脑膜瘤严重吗?专家:早发现,早手术!
发布时间:2025-01-19

   提起脑肿瘤,很多人都闻之色变,觉得肿瘤就是“不治之症”,那么,脑膜瘤能治吗?

Image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的脑肿瘤,是常见的脑部肿瘤之一,约占原发于颅内肿瘤的30%,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的生长相对缓慢,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是成年人常见的脑肿瘤,因其大小和在脑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导致头疼、反应迟缓、肢体无力、电线等各种不适症状。

Image
  自2024年8月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海军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陈文立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中山六院粤西医院神经外科的冯海滨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紧密合作,成功为多名脑膜瘤患者克服了手术治疗的难题。

案例一


58岁的罗女士(化名)长期受到头痛的困扰,但过去并未给予充分关注。最近,她注意到头痛症状显著恶化,因此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我院门诊进行了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揭示了左顶部存在占位性病变,疑似为脑膜瘤。带着忧虑的心情,罗女士来到了神经外科门诊。得知“中山大学名医”王海军教授和陈文立主任会不定期来我院出诊和手术,她与家人商议后,决定接受入院手术治疗。入院后进行的颅脑MRI检查显示,患者左顶部的占位病变已侵犯至矢状窦,病变大小约为37mm×30mm×19mm。


Image   
   在全麻状态下,专家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左顶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全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为纤维型脑膜瘤,属于WHO I级。手术后,罗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头痛症状得到缓解,并顺利出院。


Image



案例二


    61岁的陆先生(化名)在10多年前接受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近两个月来,他反复出现头疼、行动迟缓、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并且右侧手脚的力量逐渐减弱。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来到我院门诊接受检查,头颅CT显示左额顶部存在巨大占位性病变,且已形成脑疝。由于心脏机械瓣膜的存在,患者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因此进行了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为左额顶部脑膜瘤合并脑疝形成。
    经过神经外科团队与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的深入讨论,决定为陆先生实施左额顶部脑膜瘤全切除手术。手术后,陆先生的头疼和行动迟缓症状消失,记忆力得到明显改善,右侧手脚的力量也恢复到正常水平,随后顺利出院。

Image





案例三


   56岁的袁先生(化名),一位热衷于马拉松的运动员,在经历了一次右侧肢体抽搐后,被家属紧急送往我院接受治疗。经过急诊的头颅CT和MRI检查,初步怀疑是左顶部脑膜瘤。随后,袁先生转入神经外科,在完成术前检查和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左顶部脑膜瘤。专家团队为袁先生成功实施了左额顶部脑膜瘤的全切除手术。术后,袁先生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他已经开始为参加下一届马拉松赛事做准备。

Image



案例四


  70岁的刘女士(化名)在两年前的体检中通过MR检查发现左侧额部存在一个小脑膜瘤(尺寸为12mm x 9mm)一个月,右侧手脚出现了无力的症状,再次复查颅脑MRI显示,刘女士颅脑左顶部占位性病变侵犯了矢状窦及骨质,大小约为51mm×37mm×15mm。入院后评估后诊断为左顶部脑膜瘤,专家团队为刘女士进行了左额顶部脑膜瘤连同受侵犯矢状窦及颅骨的切除手术。术后刘女士的病情已得到控制,恢复良好后出院。目前,她的双侧手脚活动均恢复得一样有力和灵活。

Image

Image

  副主任医师冯海滨指出,脑膜瘤的总体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8.3例,女性患者更为常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80%90%的脑膜瘤属于WHO Ⅰ级,这类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治愈。此外,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首选方案,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一旦诊断出脑膜瘤,应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对于表现出明显占位效应或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应迅速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专家简介


Image

王海军教授


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名医”。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垂体肿瘤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第三届主任委员。


科研成果:

牵头组织编撰9部垂体腺瘤诊治指南共识,组织建立中国垂体腺瘤规范化诊治体系及卓越中心,主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项。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在Small、Neurology、J Clin Endocrinol Metab、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等高水平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80余篇。


擅长领域: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近40年,有治疗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经验,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肿瘤工作,特别是对鞍区肿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显微镜、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下经蝶窦微创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等鞍区肿瘤服务超5000人次,治愈率、内分泌缓解率、视觉功能恢复率达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Image

陈文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全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七届羊城青年好医生等。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项,获专利授权3项,发表高影响力学术论文40余篇。


学术任职: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外周神经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脊柱肿瘤专委会委员。


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出血、脑积水等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垂体腺瘤及其他鞍区肿瘤的规范临床诊治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Image

冯海滨


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主持及参与省及市级科研立项6项,发表SCI论文一篇,核心期刊论著多篇,曾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技术先进个人等称号。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10余年,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颅脑外伤、自发脑出血、脑血管疾病等诊疗及显微外科手术、以及神经重症的治疗,对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有较为丰富经验。


门诊出诊:周一全天

出诊地点:1号楼门诊楼2楼西区外科19诊室


供稿 I 薛   锴

编辑 I 陆水清

初审 王炜昌

审校 I 胡健聪

审发 杨进科

来源 I 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668-8839300/8882890
急诊电话:0668-8839333/120
患者投诉电话:0668-8839439/8839665

信宜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医院地址: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银湖西路
粤ICP备15023429号-1